-
童寯 被遺忘的建筑大師 | 封面人物
能為不同時空之下的后輩提供思想資源,在任何行業都只有極少數深邃的智者能夠做到“一個好的建筑師,首先應該是一個好的知識分子。有獨立的思想,有嚴謹的學風,有正直的人品,才會有合格的建筑設計”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原標題《童寯 不屈吾道》 -
江青:都云阿龍癡
所謂日久見人心吧,多年之后我自己成熟了,明白這個社會的生存之道,才慢慢地看懂、理解阿龍口中的“勿容易”。其實你看他裝瘋賣傻,連“我就是人盡可夫”這樣的話也肆無忌憚地說出來,其實他心里絕對有一桿秤、腦中有本賬,誰是虛情假意、誰是真情實義,他心清肚明絕不含糊。 (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26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困于真實的平行空間 | 記者眼
“真實”是復雜的存在。記錄生活,就像觀看一顆洋蔥或水仙花球莖,層層表皮之后可能是“空”,但當它們被不斷置于土中或水中,就會發芽、生長,就會有各種未知的可能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-
漫熱點丨懷念球王 懷念青春
-
上帝收回了他的手 | 馬拉多納去世
對如今在商業化道路上越走越遠的現代足球來說,馬拉多納這樣桀驁不馴獨樹一幟的性格和精神,是堪比他球技的同樣讓人懷念的特質。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-
萬瑪才旦與藏地電影新浪潮
-
趙鼎新:啟蒙運動以來的思想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
“啟蒙之后我們獲得的并不是一種玫瑰色的自由,而只是一種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后果的新的生存條件” (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) -
曲折入住,潦草收場:住進爛尾樓的45天
豫森城的業主們覺得,入住這棟爛尾樓是要回房子最后的辦法。但是,11月20日,他們發現大門被堵住了,再也進不去。業主群名叫“回家的路”,這一晚他們覺得,路似乎又斷了 (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) -
作為新學人的洪仁玕
(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19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“重返正軌”的拜登時代:美國能否走出“冷內戰”?
不少美國人擔心,國家正處在新內戰的邊緣。不管是在南北戰爭時期,還是在越戰時期,美國都經歷了與今日類似的分裂局面。拜登勝選能否避免美國社會的兩極化加劇呢。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